私美网/ 私密资讯/ 资讯详情

蛀牙补牙过程安全不安全

本内容由注册用户 敖鹃 上传提供 纠错/删除 发布时间:2025-09-20 06:28:28 239人看过


孩子的牙齿是让宝妈们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,因为孩子的小嫩牙,太容易被食物里的糖分破坏了。我们都知道酸和糖分是牙齿的两大劲敌,而少不更事的宝宝们,偏偏喜欢吃酸酸甜甜的东西。而且孩子肠胃也很稚嫩,家长们总想这饮食精细,这往往也给宝宝们发生龋患埋下祸端,一次两次不可怕,日积月累就尴尬,一旦孩子的牙齿长出蛀牙补牙,妈妈们就有的愁了。蛀牙补牙过程安全不安全?下面分享3招,帮你解决蛀牙补牙问题。

蛀牙补牙过程安全不安全

一.蛀牙补牙过程安全不安全

1.牙齿刚萌出时,牙的钙化程度低,表面不光滑且有许多微孔。这样的牙齿耐酸性差,细菌易黏附在牙面上形成菌斑,因此容易引起蛀牙补牙。

2.刚萌出的牙齿,特别是年轻恒牙缝隙较多,易使食物嵌塞滞留,隐藏细菌,且洗牙、漱口不易清洁,所以容易患蛀牙补牙。

3.儿童牙齿咀嚼功能较弱,吃的多为软食,且其中又常含有大量的糖分,易发酵产生酸,导致孩子生成龋齿。

4.喜吃零食。零食多为含糖量高、黏稠性强,质软而精细的食物,如蛋糕、面包、饼干、糖果、牛奶及各种饮料等,这些食物由于长期黏附在牙面上易发酵产生酸,侵蚀牙齿而发生龋齿。

5.口腔卫生差。孩子在婴儿期不能自己洗牙,儿童期多数洗牙不认真,方法又不正确。儿童因年幼无知,几乎都有好吃零食而不清洁牙齿的坏习惯。这种马虎对待自己牙齿的坏习惯,当然易患龋。

6.儿童睡眠时间长,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,唾液分泌量减少、流速低,唾液机械冲洗作用下降。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,唾液中的一些抗菌物质、溶解酶等有利于牙齿健康的成分及含量减少,这有利于细菌的繁殖。有些儿童有坏习惯,如睡前吃面包、糕点等不洗牙就睡觉以及含糖睡觉的不良习惯,更易诱发龋病。

二. 如何预防蛀牙补牙

1.正确洗牙:这是去除牙菌斑的方法。首先,为孩子选购刷头小巧、刷毛细软、毛端圆钝并富有弹性的儿童牙刷,然后购买含氟化钠的单氟牙膏或兼含有单氟磷酸钠的双氟牙膏。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增强牙齿表面结构,促进矿化,提高耐酸性,抑制牙菌斑。儿童的剂量约为豌豆大小,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剂量,洗牙应避免吞咽。当孩子不熟悉洗牙方法时,家长应示范并耐心地教他如何正确洗牙。每天早晚洗牙3分钟,洗牙时刷毛与牙面约呈45度,顺着牙缝竖刷。上牙向下,下牙向上,咬合面前后来回刷。不要拉锯式洗牙,它会损害牙齿和牙龈。

2.合理饮食:甜食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,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和淀粉,如糖果、巧克力、饼干和蛋糕等。粘糊糊的甜食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,为蛀牙补牙提供了足够的营养,代谢后产生的有机酸致龋性很强。因此,应劝孩子少吃甜食,尤其是睡前。此外,日常饮食也不偏食。饮食成分应包括全五谷杂粮、豆类和豆制品、牛奶和乳制品、鱼、蛋、家禽、蔬菜和水果。这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。

3.定期检查:由于初期龋齿无症状,不易发现,直到出现疼痛症状时家长才急于带孩子到医院就诊,而好的治疗机会往往被错过。因此,博爱曙光医院医生建议,孩子周岁时可以一次检查,每隔半年定期检查一次,发现龋齿应及时治疗。

三. 儿童比成人容易长蛀牙补牙的原因

1.乳牙更容易形成细菌和食物残留。因为乳牙颈部狭窄,更容易留下细菌和食物,更容易发生龋齿。

2.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吃甜食,糖是细菌产酸的条件。碳酸饮料在儿童中比较普遍。碳酸饮料可以造成牙齿表面的脱矿。儿童对于饮食没有成年人的自控力,会过多摄入,因此比成人更容易蛀牙补牙。

3.儿童对口腔护理的认识较差,因此口腔护理作用不如成人,细菌和食物在口腔残留时间过长,导致龋齿。

幼儿龋齿应该治疗吗?

现在的孩子吃含糖食物较多,加上各种零食,得龋齿很常见。但孩子龋齿后蛀牙补牙该怎么治疗?

四.预防蛀牙补牙的食物之道

1、奶和奶制品

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钙和磷,可以促进牙体硬组织的康复,抑制细菌性酸化,从而有助于保护牙齿。另外,奶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、维生素、蛋白质、酶等其他成分能促进钙、磷的吸收,抑制口腔内微生物的生长。

2、蔬菜

蔬菜富含膳食光纤,通过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,清洁牙齿表面。咀嚼刺激唾液腺分泌,可减少牙菌斑的形成,因此膳食光纤被称为“防龋营养素”,此外,黄绿色蔬菜富含钙,对牙釉质和牙本质的钙化有重要作用。蔬菜还含有许多其他营养物质,如矿物质和维生素,在抗龋中也不容忽视。

3、葱、姜、蒜

因为这类食物具有特殊的味道,能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,因此能防龋。如葱、大蒜含有天然物质“大蒜素”,生姜含有“姜辣素”等。因此,在膳食中适当吃这类食物,有助于预防龋齿。

4、动物内脏

这些食物富含铁和锌等微量元素,有助于抑制细菌产生酸。

私美网
私美网

网站提醒和声明

任何信息都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,本站所展示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,不代表任何诊疗建议或意见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或其他注册用户上传分享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,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;如您发现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方联系,本站QQ:287534378,我方会尽快处理。 凡以任何方式浏览、登录本站,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站声明的约束。

相关资讯